您现在的位置:名师创新成长天地>> 成长园地>>正文内容

浅谈对《声音的传播》的课堂创新

摘要:科学课课堂创新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科学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求科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一堂真正以学生为主的科学课应该是让学生从探究中学,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主旋律,而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就教学任务而言,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应该变“传授式教学”为“自主性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设计、加强交流、善于发现并归纳和总结。就教学手段而言,教师应主动走出封闭型的课堂资源空间,通过电教多媒体使形、色、声、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感知,促进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字:课堂、创新、学生、自主、探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声音》第五节《声音的传播》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比较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介质中的传播效果。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声音传播的条件,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的差异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课堂实验创新

教材中应用长度相等的铝箔尺、米尺、棉线、尼龙绳等物体传播声音来探讨通过哪一种材料传声效果最好,但是在实际课堂上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我用沙包、水包和空气包并借助医学上的听声专用工具——听诊器来替代教材实验材料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器材不仅成本低,容易准备,而且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教材中还用到了验证真空传声的专用实验设备,然而此种仪器难找且教学成本较高,所以在本节课上我用注射器和蜂鸣器代替,小巧、轻便,实验效果明显,且能让所有同学参与。

三.课堂组织创新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生动的故事内容,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易于学生的接受,对于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可以使他们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成语故事《伏罂而听》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守城战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不直接站在城墙上听?此问题的提出不仅引导学生对泥沙、水、空气是否能传声进行思考,同时激发起学生对三种物质的传声效果产生好奇。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二)加强实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性学习,倡导让学生自己去根据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验发现规律。但在探究过程中仍然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应该发挥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并且适当的予以引导,或者和学生一起寻找攻克难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能力和探究效果。在本节课中涉及到两个探究活动,一个是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能传播声音,以及对三者传声效果的比较;另一个是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在第一个活动中,首先学生要选择选用什么材料来探究本实验,由于情景的成功创设,大部分学生会选用沙、水、空气来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声源的选择则成了需要攻克的难题。有的学生选择用人说话的声音,有的选择用敲击桌面的声音,由于人为因素的关系,这两种方法都难以控制其每次发声的大小保持相同,所以也有学生提到用一个专用的发声工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用他们设计的办法(直接将耳朵贴近三个材料包)实验效果并不明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在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我展示了微型发声工具(蜂鸣器)和专用的听声工具(听诊器),但是学生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实验设计,也可以选择我提供的工具。而在第二个实验活动中,我们遇到的难题便是制造一个真空环境,学生会想到准备一个密闭的玻璃瓶,然后用仪器抽掉瓶内的空气,然而这个环境对于我们的实验课来说成本比较高,器材也比较难找。于是此时我出示了给学生准备的唯一道具——注射器,让学生用注射器来制造一个最简单的真空的环境。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最简单的莫过于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将其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手指堵住针口,再将活塞往后拉,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空环境便出来了,有了真空环境和第一个实验的基础,要学生设计一个验证真空是否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便不难了。

(三)巧用多媒体设备,让科学实验更有趣味性和说服力

为了更好的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实验过程的数据,本次课堂设计除了使用常规的PPT和视频播放来辅助教学,还采用了手机同屏技术。在两个实验的设计环节,利用手机同屏及时将学生的设计成果和实验成果进行投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集思广益,使彼此的实验设计更加缜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众多实验发现中总结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性。另外,在比较沙的传声效果和水的传声效果时,利用手机分贝测试仪分别测试两种环境下声音的传播情况,同时利用手机同屏技术,使数据实时播放,这样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说服性。

(四)课堂首尾呼应,探讨对知识的运用,激发继续研究的兴趣。

课堂通过成语故事设疑,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成语故事的科学原理,不仅收尾呼应,还让课堂所学知识及时被运用,有利于学生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紧接着探讨由古至今人类对声音的运用,由简单到复杂,由普通技术到现代各项高科技,这个环节使学生成功解惑后再一次对声音产生探索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保持一颗对声音的好奇心,继续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新浅谈》                         郭学兵

《浅谈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封国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