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名师创新成长天地>> 创新动态>>正文内容

春风化雨润杏坛,研途撷英共成长——记长沙市宁乡市老粮仓镇中心小学农村名师工作站2025年2月研训活动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长沙市中小学名师农村工作站老粮仓中心小学站于2月28日上午,在老粮仓镇中心小学开展了研训活动。语文组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深入研讨,科学组则着眼于新课标,聚焦小学科学指向创新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整·引·创”教学 ,共赴一场教学相长的春日之约。

图片

春风轻拂,如灵动的手指,温柔地翻开了阅读的篇章。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驻站名师欧艳红老师化身阅读引路人,为一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绘本阅读课《小种子》,悄然启蒙了孩子们心中的阅读之梦。

图片

课堂之初,欧老师以“有书香的童年是甜甜的”为引,带领孩子们步入《小种子》的绘本世界。她巧引学生观察封面,唤醒好奇。故事讲述间,互动环节精彩纷呈,在思索小种子的飞行轨迹与险境中,借多样句式练习,启迪观察与表达。最后,孩子们从小种子的历程中,感悟生命成长之艰辛与传承之重,让课堂书香四溢,意蕴悠长。

图片

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张静杰老师带着三年级的学生,轻轻采撷《鹿角和鹿腿》这朵小花,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收获的语文之旅。课堂伊始,张老师以《伊索寓言》为礼导入,从“鹿”字书写示范启程,带动学生自主练字与评析。初读课文时,多种朗读形式交织,多音字讲解、默读思悟与故事讲述,筑牢字词根基。而后解译文本,借深入思考鹿角之美,搭配入情朗读与句子仿写,于字里行间提升理解,让学生尽情品味语文之妙。

图片

课后,语文教师们齐聚一堂开始探讨。驻站名师欧艳红老师解析了《小种子》绘本阅读课的设计,即以倾听故事、表达见解、想象情境等构建多元能力培育天地,锤炼孩童听、说、思、悟能力,借丰富互动推动对故事深层领悟,用鲜活故事与趣味练习在孩子心间播撒阅读种子。谈及张老师的课堂,欧老师首先称赞其字词教学扎实,肯定讲故事环节助力理解,为语文学习筑牢根基。同时也指出首课时目标可更明晰以增强课堂条理,最后欧老师强调道:精准引导朗读是品味文本、体悟情蕴、探入文本幽微的关键路径。

图片

与此同时,科学组也在录播室内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研训活动。在第一堂科学课堂上,张喆老师执教的《磁铁能吸引什么》,以“小汽车陷在荒郊野外的坑中,如何救援”情境导入,瞬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随后,借助卡通形象“磁铁大侠”,引出磁铁在救援中的作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磁铁在地图上实施救援。期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踊跃发言,思维活跃,提出诸多富有想象力的想法,充分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图片

在热烈的教研氛围中,老粮仓镇中心小学李文老师带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与科学同仁们交流探讨。课上,李老师以宁乡方特积木卸货难题激发学生好奇,引导学生预测物体在斜面的运动状态,再带领学生制作斜面、操作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们专注观察、认真记录、积极讨论,深入探究了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及影响因素,既掌握知识,又提升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稳步前行。

图片

课后,听课教师围绕两节科学课堂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课堂以连贯情境串联探究环节,通过自主实验与明确目标构建科学学习框架,浓厚的科学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活力。但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深入探讨后,教师们再次达成共识:科学课堂应成为"探索之舟"与"思考之桥",既要传递知识,更要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思维遨游,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图片

在教学研讨中,名师工作站站长肖宗文老师着重强调,“整引创”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随后对两位执教教师的课堂进行精当点评,既肯定了以“整引创”为内核的教学设计,以及问题对课堂的连贯牵引、学生展现出的自主能动精神;又针对该模式提出深度思考,如课堂应实现思维内化、教师引导需兼顾全体且精准。肖老师鞭辟入里的见解,为科学教学实践指引了方向。

图片

春日繁花似锦,研训恰如春风,轻拂教育园圃。语文“整本书”阅读启迪智慧,科学“整·引·创”教学焕新活力。聆听名师之语,拨雾见光。愿以研为笔,绘就教学新景,让芬芳满途。

图片

图文/编辑:李文  何雪

审核/肖宗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