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名师创新成长天地>> 成长园地>>正文内容

浅谈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意义与策略

浅谈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意义与策略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易俊

 

摘要: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要能亲身尝试并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及成就感。在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就能为学生的实践体验创造条件,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开展了科技制作、发明创造、论文研究、科学技术学习体验、科技游戏等等活动,对科技活动氛围、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自信。

 

关键字:科技活动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体验  实践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要能亲身尝试并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及成就感。在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就能为学生的实践体验创造条件,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开展了科技制作、发明创造、论文研究、科学技术学习体验、科技游戏等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自信。

 

科技活动氛围的营造是铺垫

在科技活动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是环境。我经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铺石;创立科技活动共同体,活跃各类科技活动氛围;运用科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科技活动气氛;运用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科技活动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保证。

 

科技活动内容的创新是前提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该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他们的头脑还未被各种条条框框所禁锢,应当更加具备创新能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科技上的创新能力却并未显露出来。甚至,有相当多的孩子对科技活动感到遥远、陌生。这是由于当前的许多科技活动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我在研究过程中,创造性的使用课堂内外,或增添拓展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课堂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活动内容,为开发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服务。例如科学课《植物是活的吗》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进行内容的调整。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熟悉的动物“活”的状态,然后,我精心准备了一盆真的红掌植物,一盆假的红掌植物,引导学生找一找“活”的植物,让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活动形式的创新是有效途径

我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主动学习制作CAI课件的设计等,把3D打印等科技知识引入课堂。科技活动形式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科技活动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充分发挥各个年龄层次的特点,科技活动可以是小论文,可以是小科幻画,可以是小点子,可以是小制作,不拘形式,让各个层次,各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长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技活动方法的创新是重要手段

把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挫折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演示预先安排好的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在若干次“挫折”后又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结论。

科技活动评价的创新是有力推手

每一次,每一类科技活动,我们都会加上鼓励性评语、要求学生反思悟错等。这样做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认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活动资源的挖掘是保障

科技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课堂和课外活动场所。由于空间的局限性,教室很难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材料。于是,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走进社区、走进大学、走进综合实践基地”等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社会,鼓励学生自由地,甚至标新立异地进行探索或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

此外,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只是初步的,是培养一种意识,当前,在权威的评价机构还没有完整科学合理可操作化的体系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究竟怎样进行界定与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更要乘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细化地延伸创新教育活动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福海.对教育创新的两点思考_关于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中小学管理[J],2000.(1):9

[2] 鲍务润,徐宇珊.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研究[J],1999.(12):17

[3] 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学刊[J],2000.(2):8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