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名师创新成长天地>> 课题资料>>正文内容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的应用

[摘要]

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形成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关注课堂动态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真正使创新落实在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创新   误区   技巧    合理    课堂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而情境的营造需要精心设计。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点数学中创新教育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的误区

1、问题过滥,无法创新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发问,引导学生朝自己预设的方向发展。表面上看来,师引生附和,挺热闹,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启发性,没有什么引导价值。学生的思路被禁锢地教师设定好的路径,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教学中由教师一手包办,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脱离生活,强加创新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要脱离生活实际的事物,否则给学生以误导。如有位教师在教“倒数的认识”一课时,讲到倒数时引导学生倒数正如一棵大树和它的影子,这样一来,完全把倒数的含义给混淆了,倒数是如3/4上下颠倒变成了4/3,这两数才叫互为倒数,虽说,此教师想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更形象具体,实则弄巧成拙,让学生陷入脱实泥谭。

3、毫无头绪,难以创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出示难易适度的创新问题。如果搞得太难太繁,学生会无从思考,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如我听过一位教师的《猜一猜》一课,引导学生猜东西,结果猜来猜去,学生一无所获,兴趣一扫而光,原本极为有趣的一节课,因学生屡屡受挫而打消了积极性,实则教师如能让学生从思考的角度去猜,而不是盲目猜,学生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创新的课堂自然就增色不少。

二、课堂教学中“创新”的技巧

(一)“巧”创新

教师课堂艺术创新得好,能一发不可收。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创新得巧”。“巧”就是能创新到点子上。

1、“创新”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教学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探索,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在知识衔接处来创新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诱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促进新、旧知识的渗透和迁移,从而获得新知。例如:我在教学时,先有用小黑板出示以下两组横式:

a18×24   (18÷2)×(24×2)   (18×2)×(24÷2)

b105×45   (105÷5)×(45×5) (105×3)×(45÷3)

紧接着,我问:这两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引出学生的新奇感(算式不同,结果都一样),再问,那么积不变的乘法算式里因数是怎样变化的?这样把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创新思维也就大大打开了,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

2、“创新”于精心设置的悬念处

教师只有设计好,创设悬念,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如我在教学《合理利用时间》一课时,在开始营造为妈妈生日作准备去煮鱼,想给妈妈惊喜发现时间不够时,引导学生帮忙出主意,这节课上这样的创新点子,让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起来了,各组有不同的方案汇报上来,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有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合作的意识或能力。

3、“创新”于新知学习重、难点处

创新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教学中应于新知学习重,难点外让生有新的思考,新的方法,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如一位教师授“分类”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要分类需先明白分类的标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体验离自己生活最近的铅笔入手分类外,还引导学生对水果、卡片,几何图形,动物等各种事物的不同标准分类,关注了学生的结论获得,引导学生经历了有意分类,之后便能直觉选择标准进行分类了。

(二)讲究合理创新

“合理的创新”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最终目的,也可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通过“合理创新教育”,帮助教师解除困境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有时会碰到精心设置的情境让聪明的学生无意间“碰砸”了,这时我就用立马创新自己的课堂,寻找到更合理的教育方式,帮助自己解除困境,加强学生的学习。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已明白了求长方形的面积,一生提出“平生四边形容易变形,把它扶正不就是一个长方形了吗?再用长方形的面程公式来求就算出来了呀”突出其来的这一说,让许多学生都认为有道理,抓住机会,引导学生马上进入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图形面积对比探讨,当学生剪出来一看,马上傻眼了,学生在明白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走出了困境。适当的改变,更合理的创新教育,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育机智。

2、通过课后高层次的操作习题,在动手创新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

学生解题时,经常只用熟悉的程序、方法去理解,缺乏对问题深入,全面的观察分析。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联系和来龙去脉思想才得以升华。并且在课后去探索更多知识之间内在的衔接点,学生就更开拓了思维,创新教学也就真正融入了学生内心。在《合理利用时间》课中,我让学生在帮咪咪给妈妈过生日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做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同时咪咪的榜样让学生受益非浅。我再适时的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一边帮助父母做家务,一边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这不仅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同时更让学生明白了用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升华。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巧创新,又要加强创新,积极创设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因而教师只有合理创新,让学生多加学习,才能使教学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使课堂成为思维翱翔的开空。

 

参考文献:《湖南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