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名师创新成长天地>> 优秀案例>>正文内容

天心区科技课外活动现状调查及思考

   天心区科技课外活动现状调查及思考

                 长沙市天心区黑石小学       刘岳峰

[摘要]

    长沙市天心区天心区有37所小学、6所中学,中小学在科技课外活动近几年来在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展比较快。形成了制度化提供保障,常规化延续活力,主体化聚焦愿景,特色化彰显个性的良好典范。同时,中小学科技课外活动社团也暴露出教师师资、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应通过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整体性推进与学校完善管理的齐抓共管,从而有效地发挥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校园科技品牌特色建设、区域科技教育均衡化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科技课外活动  现状  发展思考

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社团,是一种由学校或学生自发组织的,以共同的科技兴趣爱好为前提,以拓展自身科技知识、锻炼科技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为目标、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共同体。实践证明,以社团形式,围绕一个大家喜欢的科技项目主题开展科技探究活动,是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它的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是发现和培育区域科技后备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更是繁荣校园创新文化和学校科技品牌特色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天心区各片区内的学校都对科技课外活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活动平台和思维空间。综观天心区中小学科技课外活动现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其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与回避的。深入地分析与思考这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有效对策,也是保障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活动的现状

天心区有37所小学、6所中学,其中34所小学,所有的中学都有科技活动的社团,也不乏成效显著的典型。涌现了天心一中,沙湖桥小学,青园小学,仰天湖小学,黑石小学等一批有特色、有成果的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办得很好的的学校。他们在科技特长生的培养与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以下两大线索大体勾勒出科技课外活动在区域内的实施状况的现实图景。

科技课外活动在当前的学校中普遍存在,且覆盖率较高,几乎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科技类的社团。我们发现,凡是发展得比较好的社团,均有保障性制度的支持和规范。不少学校明确将课外活动纳入到学校课程框架之中并给予制度保证的。做到定时(每周固定课时安排)、定内容(有计划、进度的安排、活动内容的编排)、定地点(各活动室、实验室或活动基地)。其是经常性的活动是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始终保持生命活动力便得以良性发展的添加剂。

在中小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社团中,30%左右有自己独立的社团章程或管理条例,70%社团有类似的管理规范,尽管有的章程内容不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开展活动总体框架的依据,不少科技课外活动社团明确规定了社团内部分工、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社团运作井然有序。

因为有制度保障,所以相应的条件也更容易得以落实,为科技课外活动社团的活动正常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校能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科技课外活动社团指导教师和活动场地,大多数学生满意社团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及科技专用水平高的教师让学生感到科技课外活动有兴趣与收获。

如:青园小学建立了机器人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发组建了“智能机器人”课外活动社团,今年在福建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汪伟民老师,他一举获得金奖。

课外活动经常可以保持团队的活力,但如果漫无目标,随意地为活动而活动,也必然会因为没有一个聚集的目标,形成共同愿景,凝聚整个社团的力量和智慧,使活动左右成果。所以,科技课外活动突出一个活动主题,目标明确,是获取成果的重要前提。

成功的学校大都以科技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为抓手与突破口。以科技课外活动社团为载体、扎根本校实际,发挥各自条件与资源优势,铸造和培育科技特色项目,许多学校开设的科技课外活动都深深地打上了学校特色项目的烙印,有效地推进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开展。

如:黑石小学“认识菜地小害虫”课外活动,选择从蔬菜害虫的认识、害虫的生长变化、蔬菜害虫的防治方法等活动着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小课题研究,培养出了一大批爱科学、善思考、会动手、勤探究的“现代都市小达人”。如杨梓程同学的电子小报《保护环境》获长沙市创新大赛一等奖。陈宇同学的小发明《防潮鸡精盒》获长沙市创新大赛二等奖刘璇同学的获全国优秀劳技作品奖二等奖等等。

二、主要的问题

在看到部分学校科技探究型社团建设成绩的同时,通过对本区域内43所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情况调查、科技辅导员例会活动的反馈、学校科技课外活动社团问卷调查表、实地访谈等形式的了解,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评价考核不足

    学校缺乏对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工作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社团的监督不够,科技课外活动社团的工作是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足、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尽职等情况,缺乏了解、反馈与激励。

2、学生科技课外活动方式单一

    由于科技课外活动没有现在的教案、活动方案、有的教师也不是专职的科技教师。有的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自发研究,出于主观原因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对科技课外活动社团的活动形式做简单化的处理,常常采用某种单一的活动方式,缺乏情景的设置、兴趣的导引、问题的发展、探究的深入。造成学生科技特长和潜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的活动方式。以动手制作为主。某些科技课外活动常常选取现成的科技项目竞赛材料。如碧湘街小学的直线小车、机械奥运中的短跑机器人等,注重应赛化的训练与制作的展评,而忽视社团成员间的交往合作与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参观宣传为主。

    有的科技课外活动社团能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区域内的科普场馆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或找寻资料、制作小报、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的宣传。注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形式,而忽视学生真正的身心投入与反思探索。

3、学校科技课外活动管理乏力

     在全面实施“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但往往学校学科分数“指挥棒”的压力与科技课外活动的持续性,成效延迟性,成为困扰学校科技课外活动的突出矛盾。学校对科技课外活动社团管理的乏力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自主参与、评价考核等三方面。

4、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学校设立社团管理制度、课外活动章程、但落实与执行情况一般,还有存在比较松散与无序的状况,部分学生反映:当学校遇到期中、期末考试阶段课外活动就会停止;也会有较多的人为意志左右社团的事务,令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发展的思考

   综观学校科技课外活动的设置主要以科技项目为主。常见的有创造发展社团、空模社团等。可以将十几所学校的科技教师联合起来,在专家的引领下,在课外活动的载体下共同探讨活动内容,方式、手段等问题,既优势互补、又促进提高。解决教师单打独斗,科技专业欠缺、活动手段单一的不足,也可以从学校特点出发找寻自己突破口,形成壮大特色。

   1、优化科普资源

    科技课外活动不仅要利用好学校的有效资源与智力支持,还要改变固于学校范围的封闭学习空间,开辟利于探究的科普实践基地。而天心区的科技资源相对薄弱,能依赖的大学资源也仅有上海大学一所,因而区域要积极寻求社会各方的支持、创造条件建立基地,并对全区各校开放共享,解决科技课外活动普及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2、建立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库

    区教育局应关注的是各校各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解决科技课外活动社团重应赛、轻实践体验的功利思想。完善“天心区科技辅导员协会”的选拔机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让热爱科技的学生脱颖而出。开展创瓣人才培养计划——“金点子+金手指”活动,发挥志家导师团的作用,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之路。

3、完善社团客理,探索策略,个性化实施

    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和满意度可以派发其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力。关注课外活动管理与学校文化的关系研究,应该进入学校管理者的视野。当然,它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带领学校全方位、深层次观念的转变。内容等方面的整体架构。应有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设计、多样的选择方式、开放性的活动结果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欢同乐。

总之,科技课外活动社团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点。学校要加台科技课外活动社团内交往与互动,各技科社团间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科技课外活动中感受快乐、享受收获。我深信有我们广大科技老师的不懈努力我们天心区的科技课外活动社团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生科技》

2、《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实施指南》

3、俞惊鸿,2012,中小学科技社团建设的现状与后续发展的思考—   以宝山地区为例福建,《海峡科学》第03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